台灣每三、五年都會面臨嚴重缺水問題,但台灣降雨量為世界平均值2.6倍,台灣會缺水擺在世界上也是另類台灣奇蹟,欠缺「未雨綢繆」、面對缺水「臨渴掘井」,是當前台灣面臨五缺,尤其在缺水問題上,形容民進黨政府最恰當的二句成語!
民進黨政府四年多前強推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」編列特別預算8800億,其中「水環境建設」預計8年投資約2,508億元,前4年民國106至109年分3期共投入約1,100億元特別預算,強調營造不缺水、喝好水、不淹水及親近水之優質水環境,但現在水庫淤積依舊……缺水問題依然由在……
目前霧社水庫淤積率達74.8%,白河水庫淤積率達59.67%,烏山頭水庫淤積率達48.1%,南化水庫淤積率也有42.55%,截止去年八月底,全國整體水庫淤積率達29.59%,與2015年底統計的29.2%相比,不降反升,清淤成效與效率沒升反降,而新水源開闢、節水又沒見成效,「未雨綢繆」沒做到,經濟部長王美花的「臨渴掘井」卻即將上演!
去年一整年沒有颱風襲台,新竹以南地區水庫普遍沒有太多的水源補充,早在一年前竹科已要求廠商節水,而台積電今年2月就開始用水車運水,但經濟部長王美花的「臨渴掘井」確實奇葩,讓我們一舉回到石器時代,沒有考慮到在科學園區附近抽取地下水,可能造成地層空洞化帶來的地層下限隱憂,及未來地震發生,可能為半導體產業難以承受的破壞,欠缺大腦思考的王美花,也只能在蘇貞昌內閣擔任要角!
台灣農業用水高達70%,經傳統灌溉渠道傳送,蒸發量損失達25%、渠道漏水再損失50%,從水庫到農田真正用於灌溉的水只剩下25%,只要改善灌溉渠道省下二成農業用水,再積極興建汙水暨再生水廠,推動汙水回收再利用,管控現有水庫減少淤積,台灣基本上將再不缺水,政府未來開源難,缺水重點就該擺在節流之上。
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210309/1934237.htm